南京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首页
  • 产品中心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2025-05-25 16:22:07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

  编者按

  在乡村振兴的文化文学宏大叙事中,文学不仅是中国照亮历史的记录者,更是行线时代的推动者。从《诗经》里的讲述田园牧歌到当代作家笔下的山乡巨变,文学始终与乡土血脉相连。那被今天,文化文学文学正以新的中国照亮姿态融入乡村建设,成为激活文化基因、行线凝聚精神力量、讲述赋能产业发展的那被“金钥匙”。

  本期,文化文学我们记录多个地方的中国照亮鲜活样本,展现文学与乡村“双向奔赴”的行线生动图景,探讨文学在乡村振兴中的讲述深层价值。

西吉坡上,那被一扇文学之窗

  讲述人:宁夏西吉县吉强镇杨河村党支部书记 张世宝

  过去,提起西海固,人们的印象就一个字:穷。出去说西吉县是“文学之乡”,总有人觉得难以置信。然而,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文学的庄稼一直茁壮成长。西吉县人口不足50万,却有1600多人从事文学创作,农民作家有三四百人,文学爱好者更是遍布田间地头。

  在杨河村,就有一个文学爱好者扎堆儿的地方——木兰书院。2019年,西吉县作协主席史静波回到村里,想着为乡亲们做点事。那几年,我也一直琢磨让村民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思想上也能提升一下。我们一合计,索性就办个书院,给大家“充充电”。

  2020年,建在乡野山坡的木兰书院开门了。作家们慕名来采风,大学生们组团开展田野调查,农民文学爱好者们也在这里切磋起了文稿。就这样,原本寂静的山村通过文字与外界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创办书院,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变成作家。这几年,我看到的是文学带给人们源源不断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每当大学老师、作家在书院交流,杨河小学的师生总是趴在窗边“蹭课”。孩子们喜欢听文学创作的故事,也渐渐爱上了阅读。后来,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村民也时不时过来看看。当听到农民作家把祖祖辈辈的酸甜苦辣、命运变迁都写进了书里,老庄稼汉们拍着大腿感慨:“庄稼人也能写书咧,还讲咋脱贫,不就跟咱日子一样嘛。”文学像一扇窗,让这些质朴的人感受到了为美好生活拼搏的价值。

  这带给我们很大启发,书院也开始了更多尝试:过去,村里矛盾纠纷多,我们就请法律方面的老师给大家讲讲睦邻友好;还有农牧专家给大家普及种植养殖技术,老艺术家带大伙儿排练文艺节目……

  渐渐地,杨河村变“文气”了。为了给外来人留下好印象,从街巷面貌、庭院卫生到个人穿衣打扮,村民们都开始讲究起来了。更令人欣慰的是,大家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村里有个200多口人的家族,过去20年没出过高中生,这两年却接连考出了10多名大学生。

  听书院的作家们说,文学是精神纽带,让很多七零八落的乡村重获了情感凝聚力。的确,当乡亲们从字里行间读懂西海固的苦难与重生,触摸到脚下土地涌动的希望,这种精神滋养将让我们在乡村全面振兴路上意志力更顽强、自信心更充足。

立波故里,一场文学与产业的邂逅

  讲述人:湖南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村民 邓旭东

  2019年底,我做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回到家乡清溪村。

  那时候,家乡正在经历一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走文学兴村的发展路子。记得父亲对我说:“从我们村走出去的周立波先生,获得过两次斯大林文学奖,正是因为看到了世界的变化,他下定决心回来,帮一穷二白的清溪村搞发展。”和许多村民一样,父亲也从以前“破坏生态的淘金族”变成了“保护生态的新农人”。最让我惊讶的是,只有小学学历的他爱上了阅读、写诗,成为一名草根诗人。

  刚回村那会儿,我担任村里的便民服务员,见识到基层工作的辛苦:大雪纷飞时,提着大棉被去五保户家送物资;夏日炎炎时,带着大喇叭巡山查塘。印象最深的,是去农户家里,掰着手指头跟大家算“文学+文旅”的收入账……2022年,我参与“清溪书屋”建设,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村里建起21家主题书屋,不仅成为文化地标,更是游客们的“精神充电站”,还是让村民们鼓腰包的“黄金屋”。

  用文学力量续写“山乡巨变”,也需要产业的无缝对接。这些年,我和家人也办起了生态农场,把周立波先生短篇小说《禾场上》的场景搬到了清溪村。原本沉静的山林成了热闹的生态农场,山上种果树、茶籽树,树下建蚯蚓仓、养黄粉虫,林间散养清溪五黑鸡,形成绿色无污染生产循环系统,每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我们还把农场作为研学科普基地的主阵地,让孩子们在绿水青山间探寻自然的秘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仅2024年就接待了中小学生700多人。我们还深入研读《山乡巨变》,组建了青年小分队。一群返乡青年将书中提到的洋鸭子做成卤味“清溪梅子鸭”,将擦菜籽、红薯粉、刮糕等清溪村特色农副产品进行文创包装,让来到村里的游客爱不释手。

  夜深人静时我常想,在家乡实现梦想,是多么幸福的事情。1958年,周立波先生用他的笔描绘了清溪村的“从前”,而我们这代人正用行动书写它的“现在”。我希望能把清溪村的经验推广到更多乡村去,让文学的火把照亮乡村全面振兴的路,让每个村子都变成大家心心念念的“精神家园”。

南国村落,一盏文学的引路灯

  讲述人:广东东莞市樟木头作家村入驻作家 朱山坡

  我关注东莞樟木头作家村已经有些年头了,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噱头,但当我在此生活和创作之后才发现,这里是一个真正被文学照亮的小村。

  去年中秋节前后,作家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我应邀参加。活动从下午开始,文学论坛、读书分享会、作家作文课、作家新书签售、作家记者面对面、作家线上直播……五花八门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人,一下挤满了村子的各个角落。他们对文学的热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晚上我在签售的时候,发现排队的读者还有上百人。其间,不断有读者来询问一些写作上的问题。记得有一个孩子在我身边怯生生地偎依着她的母亲说:“原来作家长这样子的。”我和这位母亲都听到了,于是相视而笑……

  签售活动结束后,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拉着我一个劲地说,他也喜欢文学,第一次接触到作家很激动。他说着说着,从一只手提袋里取出一沓稿纸,原来是想请我指正他写的诗。我当即看了几首,是关于农村生活的,写得真不错。我让他把稿子给我带走,由我推荐给报刊编辑。我看得出来他没钱买书,就把我的书赠送给了他。他鞠躬感谢的样子让我内心充满感动。我知道,那天晚上,文学照亮了他的内心,回家的路必定无比光明。

  这些年,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已经有97名作家和我一样在此安了“家”,其中有65人加入中国作协。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人民文学》研究交流中心、《花城》创作出版基地也相继入驻。随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活动品质升级,整个村子的文学气息越来越浓郁。

  “人多了,村子旺了,生活更红火了。社区常住人口增长了三成。”聊起这些,官仓社区党委书记蔡仕明与我的感慨一样深,“300多年历史的官仓,变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这是文化赋能、文化引领实在可见的成效。”

苗寨深处,一树诗意的常青松

  讲述人:猫猫河文学节策划人、贵州黔东南州青年诗人 李江富

  从黔东南雷山县城向西北方向盘山而上,不久便能望见一座古朴的苗乡寨门。顺着嵌满诗词佳作的小巷往上走,便到了猫猫河村。这个苗语意为“老虎栖息地”的古老村寨,如今因文学变得热气腾腾。

  2017年,我参加猫猫河村举办的首届苗绣节活动,意外发现村委会在搞诗歌比赛。这事把我这个文学青年的劲儿勾起来了。从小在苗寨长大,见过斗牛赛马的热闹,还没见过山里人写诗。我和村干部们商量:“要办就办个像样的。”

  没有宣传,我就用自己的公众号发布征文信息,又求助文学圈内网站转载,千方百计扩大征文范围;没有经费,我们就跑遍县城拉赞助,一点一滴攒够了征文奖金……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不少文学爱好者得知了猫猫河文学节,开始踊跃创作投稿。

  一晃眼,猫猫河文学节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先后征集到3800余篇(首)诗歌、诗词、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共计150余万字。

  “贵州山沟沟里出了个‘文学窝’。”随着文学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有诸多诗人、作家来采风,还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返乡创业,搞起了民宿、餐饮和研学活动,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漫步村中,古朴的吊脚木楼、盆栽的鲜花、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皆是丰饶的诗境。

  “现在,村民们不但懂诗,还会自己搞创作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晓成总会自豪地向来访的客人们讲述村里的变化——围坐在村后成荫古松树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00后苗家姑娘,更多村民主动拿起纸笔,闲谈稼穑,诗叙农事;村活动室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和村民们一起举行诗歌座谈会,吟赏烟霞,共话桑麻。

  现在,大家的劲头可足嘞。正如猫猫河村村民余不悔在诗中所写:“势如村头迎客松,迎着朝阳披霞光。深扎力长展雄姿,誓争苗岭第一松。”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刘梦、张文攀、闫磊、禹爱华、龙军、雷爱侠、吴春燕、陈冠合、吕慎 本报通讯员 曹灿

上一篇:走近3•15,放心消费市场监管在行动
下一篇:​北京东城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专项整治行动
综合
文化
中心
综合
中心
文化
综合
中心
文化
中心
文化
综合

版权所有 © 南京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8 gold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哈尔滨:强化虚假违法农资广告监管  陕西合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市场乱象  河北去年查处5505起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件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提供者停止接办规模性聚餐活动  广东省个体私营企业积极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  爱奇艺“超前点播”案宣判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损害原告会员权益  防范水果颜值陷阱 识破稀有品种套路  福建泉州3部门公开征集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犯罪线索  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口罩等防护用品价格检查  湖南怀化加强监管 规劝餐饮店主和消费者主动取消订餐  宣称国家级评审教师 江苏扬州一家校外培训机构被查  浙江省消保委揭露视频、音频网站会员服务十大问题  涉销售不合格口罩!上海市青浦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好药师青湖店  过山车突发“故障” 游客被困高空 广西组织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演练  河北去年查处5505起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件  哄抬价格怎么认定?湖北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理意见  公安机关侦办涉疫情制售假劣产品案件 查扣口罩2500余万只  厦门发布首个医疗机构实施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地方标准  数据共享监管互动!长三角先行启动区基层市场监管区域协作  陕西开展转供电环节加价重点治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宁夏石嘴山启动农贸市场“驻场监管”模式抗击疫情  陕西宝鸡公布疫情防护用品典型违法案例  广东举办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培训活动  熊孩子4万“救命钱”玩游戏 深圳市消委会协调获退回  手术医师无在华行医资格 美容门诊部被判三倍赔偿  “人造肉”试吃民众争尝鲜 安全吗?营养吗?  吉林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优化程序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最高被罚100万!河北公布第九批疫情防控期间违法典型案件  北京发布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10项措施  北京推进2.6万台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  吉林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北京推进2.6万台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  福建寿宁:开展开学前学校食堂专项检查  陕西合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市场乱象  过山车突发“故障” 游客被困高空 广西组织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演练  福建检定校准2000多台件测温类器具  黑龙江:8部门联合打击“神医”广告乱象  广州市荔湾区:刚柔并济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福州召开口罩产供销对接会 保障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  规范中促发展 四川35家直销企业建言市场监管工作  湖南怀化加强监管 规劝餐饮店主和消费者主动取消订餐  3•15,中消协约您网上见  广西百色组织公职律师团进企业开展普法宣讲  淮安消保委支持消费者诉讼成功 法院判决“利群时代”全额退款  福州召开口罩产供销对接会 保障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  山东烟台一公司恶意攀附法国知名商标被判赔偿50万  湖南怀化加强监管 规劝餐饮店主和消费者主动取消订餐  哄抬口罩价格将被处罚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首批抗疫价格违法查办案例  夜市上驶来消费维权便民服务车